汉文化景区是以汉文化为特色的全国最大的主题公园,囊括了被称为“汉代三绝”的汉墓、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,集中展现了两汉文化精髓,它是徐州区域内规模最大、内涵最丰富、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基地。
徐州汉文化景区由原狮子山楚王陵和汉兵马俑博物馆整合扩建而成,位于徐州市区东部,东起三环路,南至陇海线,西接津浦线,北迄骆驼山,总占地面积1400亩。景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,总体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及历史博览、园林景观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。
汉文化景区核心区主要以“两汉文化”——狮子山楚王陵、汉兵马俑、汉文化交流中心三个博物馆、羊鬼山展亭(王后陵)、水下兵马俑博物馆为代表,通过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挖掘、修复和保护,重现汉文化精髓;外延区包括汉文化广场、市民休闲广场、棋茶园、考古模拟基地、划草场等,通过建设独具特色的景观、景点和配套设施,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丰富的参观游览路线和休闲娱乐场所。景区内的园艺绿化也堪称一绝,先后投资2200多万元,在景区栽植银杏、国槐、栾树等大型乔木40余种、2.6万棵,桂花、梅花等灌木2.8万株,草坪13万平方米,营造出了层次分明、色彩丰富、季相交替的景观群落,将山园融为一体。它是一个集历史博览、观光游览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特色鲜明的世界级名园,成为徐州乃至江苏的金名片,“传承汉代文明,弘扬民族精神”。
特色景观
狮子山楚王陵
处于景区核心区的狮子山楚王陵为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之墓。该陵墓“因山为陵,凿石为藏”,形制奇特,工程浩大,完全在岩石之中凿建而成,是一座罕见的特大型西汉诸侯王崖洞墓葬。陵中出土金、银、铜、铁、玉、陶等各类珍贵文物近二千件套,工艺精绝,令人叹为观止。它是徐州地区规模最大、文物遗存最多、历史价值最高的一座西汉王陵,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、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。位于楚王陵南侧的羊鬼山,据推断为楚王王后之陵墓。汉代葬制,夫妻死后“同茔异穴”。大多数的诸侯合葬墓是在同一山系相邻的山头上各自建墓,相隔而望。
汉兵马俑博物馆
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始建于1984年,位于狮子山西麓,馆内共有 6 条俑坑,出土各类彩绘陶俑四千余件。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是继秦始皇兵马俑、咸阳杨家湾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。徐州汉兵马俑俑坑开挖在距离地表 4 米以下的原生土层中,并随山坡走向呈东高西低之势。这支由步兵、车兵和骑兵组成的兵马俑军阵,是西汉早期楚王国实战军队的地下缩影。2006年初,汉兵马俑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。新馆由“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”和 “徐州西汉军事博物馆 ” 两大部分构成,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,建筑主体呈长方形,屋顶为仿汉四坡顶,入口两片L型长墙形成通道,北、西、南三面环以高档土墙,从外观看,整个建筑的一半像藏于地下。简洁的外观营造了一个幽静的历史氛围,与周围的山水等自然景观相呼应,创造了一个形式简洁、空间丰富的博物馆建筑,使得游客在领略兵马俑军阵布局概貌的同时,更深入理解兵马俑所具有的丰富时代内容。
水下兵马俑博物馆
水下兵马俑馆是国内首座建筑于水中的博物馆。该馆建筑在五号、六号兵马俑坑的原址上,形状为两座方形桷斗状建筑。建筑所在处曾出土过骑兵俑坑和马俑坑,后因当时砖瓦厂施工建设,俑坑被破坏,坑内陶俑已被悉数取出。水下兵马俑馆展出了复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复的兵马俑。
狮子山竹林寺
竹林寺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个女出家人净检法师而建。建成后的竹林寺将再现千年古刹竹林寺深幽清净的意境。全寺由南北山门,主院,西侧院及佛塔五部分组成。竹林寺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比丘尼——净检法师而建。净检法师俗名仲令仪,为西晋末年彭城人。童年随母迁居洛阳,经历丧父、亡夫之痛后,走入佛门,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比丘尼,随后净检法师与信友一起在洛阳宫城西门建立了第一座众尼寺庙——竹林寺。净检法师圆寂后,故乡人为了纪念她,于东晋永和年间,在徐州市区东郊狮子山上修建竹林寺。后历朝屡废屡建,明清时期为徐州八大寺之一,直至上世纪50年代完全废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