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炮台
大炮台是澳门众多炮台中规模最大、最古老的炮台。大炮台建于公元1616年明神宗年间,本属教会所有,为保护圣保禄教堂内的教士而兴建,用以防范海盗,后转为军事设施区。炮台上有大片空地,绿草如茵;参天古树,生长茂盛;巨型钢炮,雄踞于旁。大炮台位于澳门半岛中央的柿山(俗名炮台山)之巅。是澳門主要名胜古迹之一。大砲台所在之地原是圣保禄教堂的祀天祭台,公元1616年明神宗年間,为防范海盜,保护圣保祿教堂內教士而改建为炮台,名为圣保禄炮台。向为军事禁区,1966年解禁后成为旅游区,并迁进气象台。
大炮台占地约一万平方米,呈不规则四边形,边长均约为100米,四个墙角外突成为棱堡,炮台东北、西南及东南面墙身建基于3.7 米宽的花岗石基础上,墙身以夯土砌建,并以蚝壳粉末作灰泥批荡,坚实非常,墙高约9 米,往上收窄成2.7 米宽。女儿墙高约2 米,成雉堞状,可架设多达32门大炮,以防范来自此两方向之攻击。东南墙两角更设有碉堡。面向中国(旅游网)大陆的西北墙身,主要以花岗石砌筑,女儿墙较矮且没有炮口设置,这主要显示其对海外的防御作用以及对当时中国(旅游网)官方的友好姿态。炮台之正门入口设在东南墙上,大门后又一些简单房间,是当时军事用房。现作为旅游设施,沿著一条短短的弯曲坡道,可到达炮台宽敞的大平台,历史上炮台平台上及其下层空间地有军事设施,如西面棱堡内之弹药库(现为-小展览区),及储水池等(现为博物馆一部份)。
大炮台上古树参天,绿草如茵。炮台边缘为坚厚的石墙,是古代遗留的城堞,仿如欧洲古堡。炮台入口和城堞缺口摆设着多门巨型古铁炮,圆筒状的炮身粗大而光滑,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洗刷仍完好无缺。平台中央有一座南欧风格的建筑物,据说当年是驻澳葡兵的兵营,后成为澳门气象台所在地。如果台风将袭澳门,大炮台上即悬挂讯号或风灯示警;如果发生重大事故,大炮台也会发出警号。
站在大炮台上居高临下,可以纵览澳门全景,澳门半岛的城市风光尽在眼底。西侧是高耸的大三巴牌坊;东侧为风 光如画的松山;南面可见高楼林立的南湾;远处是珠海湾仔;竖琴似的澳凼大桥能把视线引向远方。
1、门票价格:澳门币15元/人 (每月15号免费入场)
2、开放时间:7:00-19:00
3、交通指南:公交8A、17、18、19、26线可达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