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泉书院
龙泉书院,这座历史悠久、闻名江汉的学府,坐落在荆门古城象山东麓碧波荡漾的文明湖畔。书院北侧有春秋时期老莱山庄古迹;东有清朝的来龙石桥,从海会沟欲蜿蜓而来的竹皮河在桥下静静流淌;西望象山半腰有宋代理学家家陆九渊的讲经台遗址和仰止亭,山下四股清泉明珠般罗列在书院周围;南隔文明湖便是明朝修建的陆夫子祠和唐安古寺。书院内外,景色秀丽,是一处引人入胜的游览地。早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,这里就曾设立书塾(洗心堂)课读学子。经过元、明两代后,书塾已毁。清高宗乾隆十九年(公元1754年),荆门知州舒成龙集资在书塾原址兴建了这座书院,并以书院旁新凿的龙泉命名。根据舒氏所撰写的《龙泉书院碑记》,书院命名,还有另一层涵义:“(书院)既成,即额以‘龙泉’。盖以或渊或天、变化不测者,龙也,而士人之咫尺云泥者如之;过往来续昼夜不舍者,泉也,而学入之天机动荡者如之。故额以‘龙泉’,志喜也,且勖之也。”这段命名由来表达了书院兴办的宗旨:勉励书院师生,钻 研学问,要求渊博,既要深也要广,要象龙一样,既能凌空飞舞,又能潜游深渊,达到“咫尺云泥”的境界;求学问的态度,要象泉水一样,涌流不息,承先启后,继往开来,思路不断创新,决不 固步自封。
书院原先布局,由三堂、两馆、两斋、两轩组成。一百三十年后又添两楼。书院正南面三个大门上有“龙泉书院”横额。进门跨过小桥,迎面并列着三间讲堂就是育德堂;讲堂东西两侧各有三间耳房。讲堂北后就是宽敞的院落,院名叫启秀门、北头是三栋并排的尺木楼,左右各有两间耳房。尺木楼上供文昌帝君的神像(古代文化人崇拜的神灵),也是师生参拜神像的处所。楼前东西两侧各有一排四间书斋,东边名敬业斋,西边名乐群斋。书院的西侧是全忠祠。书院东侧是荆园。荆园被分为东西并列的两个大院落。西院紧邻书院东侧,挖筑一个方形池塘,叫做方塘。池中砌筑一座五丈见方的石台,有石柱,构成三间卷棚,这就是洗心堂,南北各有小桥。南面小桥直通荆园石砌园门。园门与书院大门东南并列,以院墙相连。自从构筑了文明楼后,园门就不存在了。北面的小桥可通东院落北头的一排五间书屋,就是方塘书屋。书屋东西两翼各有一排三间房,东翼是寄畅轩,西翼是会心轩。荆园东院,南头有一座用挖方塘所出的土石堆筑起来的小山丘,山上苍松翠竹成荫,山下桐、梅、桃、柳连片。山顶原筑有听泉亭,早已不存在;后来在听泉亭遗址重建白鹤亭,亭顶塑铜鹤,展翘举足,翩然欲舞。东院的北头,称为东山别业,靠北边有一字排开的房舍就是东山草堂,房舍东西两旁建书馆一间,分别名为春华馆和秋实馆。方塘的池水,是从书院正门西侧引入的象山泉水,流经大门的小桥,从西注入方塘再从方塘的东南一角引到院外的文明湖中。 书院内的书斋讲堂清幽典雅,小桥流水曲折迂回,楼阁馆榭古色古香,富寓民族风格;其布局严谨,错落有致,独具匠心;回廊曲经,掩映于参天古槐与青松翠柏之间,鸟语花香,芳草如茵,极揽园林之胜。 书院建成,荆门州远近学子前来深造的日益增多,清宣宗道光六年(公元1826年)知州郎锦骏,清穆宗同治六年(公元1867年)知州恩荣,都曾对书院进行过维修。公元1886年(光绪十二年)添筑文明、尺木两楼。公元1898年(光绪二十四年),我国废除科举制,龙泉书院于公元1906年(光绪三十二年)改名为龙泉中学。现为荆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页:
[1]